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政府信息 > 工作报告
2023年于洪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01月20日来源:1
[字体: ] 打印

2022年12月30日在沈阳市于洪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区长马明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于洪区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最多、承压最大的一年,也是全区人民团结一心战疫情、坚定不移谋发展、全力以赴保稳定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抓好“三件大事”,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稳增长保主体,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坚持咬定目标不动摇,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平,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市场主体保持稳步增长。坚持助企纾困不松劲,想方设法保住市场主体,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00余个,减免税费租金23.24亿元,兑现政策资金2.3亿元,助企融资贷款5.8亿元,全区市场主体突破11.3万户,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储备“老原新”项目52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聚星机床等30户“老字号”骨干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旺旺、金海韵2户“原字号”企业成为省级绿色工厂,“新字号”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2%。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筑牢。格力云仓建设完成,奉天嘉华超市阳光100店、永辉超市国瑞店、全季酒店、希尔顿惠庭酒店盛装开业,雷克萨斯、极氪等汽车展销中心正式运营,恒盛商业广场、宸宁时光城、世代二手车城等闲置商业项目成功盘活,源源电商直播基地成为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

(二) 重项目强创新,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对外开放进展积极。沈阳国际陆港建设全面启动,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一期工程按期竣工,首列中欧班列近期正式开行,于洪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克服疫情影响开展“三全”招商①,苏辽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引领性强、支撑度高的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产业项目引进数量和投资金额分别增长44.4%、67.4%,均创2018年以来新高。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建立“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管家服务”三位一体的项目工作机制,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70个,友谊新材料等12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全年争取专项债等各类资金13.3亿元,基础设施固投同比增长122%,有效对冲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影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3户、高新技术企业60户、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②35户,新增“专精特新”产品46项、省首台(套)技术装备③项目3项,永安迈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搭建完成,精锐数控的“航空结构件数字化智能加工车间管控系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辽宁特种机床产业技术研究院“带土移植”④引进刘伟军团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施工许可办理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12个工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⑤,775套商品房做到“交房即交证”⑥,在全市率先实现“个转企”补贴“政策直达”落地应用,在全市设立首个中小企业涉税服务站,“惠企政策咨询窗口”案例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事。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创新“七室一庭”⑦司法保障机制,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

(三) 优空间美环境,发展品质进一步提升

城市空间更加优化。完成“三区三线”⑧划定工作,3个城市发展核心片区“1+3”规划⑨编制完成,全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80公顷,整理土地130公顷。城市建设更加完善。新续建道路21公里,新增路内停车泊位1800个,29个老旧小区改造、27项配电建设、10项管线排迁工程全部完工,5G基站达到2239个。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创建优秀路段、良好路段64个,4条试点街路达到“席地而坐”标准,新增厨余垃圾处置站2座、垃圾“四分类”⑩小区186个、“撤桶并点”{11}精品示范小区24个,依法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6万平方米,曹台村、前辛台村代表全市“零”失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检。生态保护更加有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销号,520吨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8家涉VOCs{12}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永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竣工通水,工地噪声和扬尘污染控制率始终位居全市前三;完成蒲河生态廊道慢行系统提升工程,新建口袋公园104个,补植森林177亩,增绿83万平方米。

(四) 抓三农促振兴,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农业产业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发放惠农助农资金5181万元,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4.5万亩,提供MAP{13}社会化服务面积2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番茄产业园规划编制完成,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8家,新增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3家;农业电商孵化基地正式运营,蛹虫草成为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前辛台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新改扩建农村公路和村内道路92公里,新铺设燃气、污水管线121公里,新增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6座,形成基于乡村CIM数字孪生模型的“三网”运维管护模式{14},4884座农村问题户厕全部销号,完成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和农房节能改造6628户,打造美丽庭院441个、美丽庭院示范街10条。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在东北率先应用“实景三维模型”技术完成全域81个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及建库工作,在全省完成首例使用权流转网上交易,在全市率先换发“房地一体”{15}不动产权证、率先开展农房翻建审批颁证。新增流转土地5554亩,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8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高于10万元的村发展到54个。

(五) 惠民生增福祉,发展成果进一步共享

民生保障日臻完善。在全市树立“舒心就业580”品牌,线下服务站实现社区全覆盖,累计发放援企稳岗等各类补贴5000余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6万人,吸引来沈留沈大中专毕业生1.26万人,更多有就业意愿的居民实现“业有适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203套(间),新增廉租房、公租房274户,更多低收入群众实现“居有其所”。沙岭中心敬老院完成改造,省级试点中海和悦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十里河等四个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试点取得成功,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宜养”。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668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立建筑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更多弱势群体实现“弱有众扶”。80个社区完成亲民化改造,“两邻”{16}社区覆盖率达到100%,前辛台村入选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成功引进南京一校永安分校、126中学永安分校等一批优质合作学校,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5853个,引进教育人才391人,整改问题校外教育培训机构138家,获评全省首批老年教育示范区。12家公立医疗机构与38家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家庭医生签约人数突破30万人,顺利通过国家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省级健康县区试点考核验收;东北首个智慧体育公园建成开园,永安桥历史文化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编制完成,启点89号等2家单位成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沈阳医学院中医文化馆等3家单位成为市级科普基地。

(六) 防风险保平安,发展保障进一步稳固

疫情防控交出高分答卷。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及系列优化措施,全区3200名机关干部、1.2万名志愿者投身战“疫”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于洪答卷。“平安于洪”建设成效显著。从严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自建房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整改率超过97%,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强力实施夏季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电诈警情同比下降超过40%,北李官警备站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风险隐患得到有效化解。全市首创“政府担保容缺办理产权证”模式,新解遗办证6376户,丁香湾1158套保障房整体移交,停工十年的黄河府项目正式复工,年度“保交楼”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化解政府债务6.75亿元。

与此同时,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党的领导更加有力,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风建设更加严实,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17},强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年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1.12亿元。法治建设更加深入,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政府工作,顺利通过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全面完成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232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尽管我们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但是全区上下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危中寻机、主动应变,防住了疫情、稳住了经济、守住了安全,展现了新时代于洪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区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于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发展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特别是于洪自身仍有一些矛盾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扩投资、稳增长压力较大,重大项目工程支撑不足,政府融资困局亟待破解。二是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差距,部分热点民生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仍需重点攻坚、着力化解。三是财政收支处于紧平衡状态,“三保”{18}压力空前。四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缺乏本领恐慌意识,担当和斗争精神明显不足。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科学的谋划、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统筹抓实抓细抓好政府各项工作,不负人民期望、不负时代重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立足新起点、阔步新征程,我们将牢记嘱托,树立信心,巩固“稳”的基础、保持“进”的态度,积聚“好”的因素,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顺势而为、逆势而上,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统筹推进稳增长、增动能、促协调、优环境、惠民生、保平安工作,在辽宁、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奋进征程中实现华丽蝶变、凤凰涅槃!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宣告了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在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的同时,聚焦聚力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奋力打造“东北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沈阳振兴发展西部增长极”,努力在辽宁振兴、东北振兴“跳高队”中当先锋、做表率,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长远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围绕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 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强化科技创新。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培育创新主体,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户,高新技术企业和雏鹰企业保持20%以上增长;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动态培育库,推动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65户。实施创新项目,支持辽宁特种机床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产品实现中心、增材制造研究所,组建激光产学研联盟;加快铸研科技铝合金熔模铸造数字化生产线、华维智能激光研发打样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精锐数控、双华焊接等企业参与省市“卡脖子”技术攻坚、申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技术合同成交额均保持15%以上增长。建强创新生态,扩大“弘英汇”创新服务平台品牌效应,发布区级“揭榜挂帅”课题15项以上;拓展永安迈迪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应用范围,加速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引导企业“上云用云”;打造“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项目10个以上。集聚创新人才,用好“兴沈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完善科技管家制度,主动帮助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引育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加快126中学蒲河湾分校、智能制造产业园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阳光100凤凰街青年友好街区,吸引更多人才选择于洪、扎根于洪,拼出未来、创造奇迹!

推动工业升级。以“智改数转”{19}为关键抓手,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20},全年新增规上企业不少于20户。做强“老字号”,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及功能部件等产业,推动联恒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旺达数控机床及机器人配件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5%以上。做精“原字号”,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园,推动北方厚祥轻量化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竣工投产,促进骨干企业产值企稳回升。做大“新字号”,布局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进华天航空科技全流程离散型航空航天构件高效数字孪生、友谊新材料BOPP膜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字号”产值增长20%以上。同时,把握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契机,瞄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方向,推动优质要素资源向永安机床小镇、苏辽产业园高效集聚,助力沈阳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

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2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集中,做好“四资”{22}梳理注入工作,提升平台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力争年内达到AA主体信用等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完善助企帮扶工作机制,推广“园区集合贷”使用,制定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场景清单,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集约、智能、专业、精细”的原则,拓展“七室一庭”应用范围,完善“一站式”执法模式,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综合执法“一张网”。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扎实推进存量土地盘活攻坚,全年提供产业和城市发展用地99公顷。

(二) 坚定不移推动开放发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打通外循环。提升开放能级,聚焦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的战略任务,依托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进沈阳国际陆港开发,做大“路上通道”,建设国家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高水平完成陆港总体规划,构建“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适度超前实施起步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筹建进口商品展示中心、集拼集运中心等功能平台,引进临港贸易、货运代理、供应链金融等产业项目,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于洪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大宗商品进境指定口岸,打造东北首位商贸物流示范区、国家级外向型经济服务区、东北亚开放合作产业先导区。提高招引质量,完善“专业招商+全员招商”工作体制,盯紧产业链、供应链、朋友圈,以“双碳战略”“新五大件”{23}“数字经济”等新领域为方向,以生态共生关系招引合作伙伴,积极争取更多“高大上”的好项目落户于洪,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引资总额不低于100亿元。

改善内循环。扩大有效投资,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重大项目谋划实施,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等重点领域,包装一批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全年储备亿元以上工程项目不少于100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大数据产业园等新建项目尽早动工,推动大堤路改造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70个以上。释放消费潜力,把握沈阳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黄海路地区整合现有商业资源打造特色街区,于洪新城地区依托阳光100凤凰街发展夜经济,陵西地区加快亿合城等商业项目建设,丁香湖地区加大商业项目引进力度,打造生活服务圈,培育发展增长点;经常性地组织零售、餐饮、汽车销售等企业进行异业联动、互惠对接,积极发展“首店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刺激商业繁荣,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奥体体育运动中心,办好风筝节、玫瑰节、采摘节、冰雪节“四季游”文化旅游活动。

持续优环境。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助企纾困等各类扶持政策,完善免申即享、免申即办机制,新设市场主体增长10%以上。优化乡村民宿等宅改实践项目审批流程,设立乡村民宿“一件事”通办窗口。筹建政务服务新中心和西部、北部两个分中心,加强政务服务驿站管理建设,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三级联动、规范统一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综合窗口进园区试点再升级,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完善“于快办”助企纾困云平台功能,定期组织政企服务团“进园区”“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

同志们,企业是于洪的宝贵财富,是于洪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就是要通过营造最优越、最高效、最贴心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朋友们在于洪看到希望、感到温暖、得到帮助,与我们一道共赢未来!

(三) 坚定不移推动协调发展,加快城乡融合进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典范区暨美丽田园一体化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亩,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加快蛹虫草种植数字化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复合多业态的番茄产业园建设,支持达连等村建设农村蔬果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力争“马三家西红柿”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于洪样板”,完善农村“三网”,实施农村地表水替代改造工程,建立于洪区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农村“三美”,全年新增2个美丽田园、2个幸福宜居村、8个美丽宜居村。实施农村党建牵引示范工程,推进20个村强弱联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探索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财产权益途径,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完成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工作,扩大“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换发和宅基地挂网交易规模,做好小三家、富强等村宅改实践项目包装策划;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上网交易,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高于10万元的村占比达到70%。

全面拉开城市发展格局。围绕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工匠精神实施城市建设,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让城市有颜值更有价值。高起点拓展城市空间,实施上沙国际公园城等3个城市核心板块开发,推进31条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引进数字经济、“五型经济”{24}项目,加强城市风貌管控,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北方特色城市新样板;加快平罗湾等2个城市有机更新片区建设,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等要素融合的现代化街区。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以“五工程”{25}为牵引,全力推进元江街快速路等4项重点道路建设工程,有序实施细河路等16条街路更新改造工程;开展“缓堵保畅”综合治理行动,施划停车泊位2000个,建设公交枢纽场站5个;聚焦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实施2项变电站建设、17项配电改造、8项电力排迁工程;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实施52个老旧小区、89个自备井小区、159个无燃气小区改造工程。高水平实施城市管理,开展城市环境秩序提升行动,持续健全“六化”{26}管理体系,着力抓好环境扫保、市容整治、绿化亮化和市政维护,实现全程全域精细化管理。

(四)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样板

推动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工业上,支持华兴防爆、吉米亚斯等骨干企业创建绿色工厂、试点绿色制造、研发绿色产品,力争引进更多含绿量高、含碳量低的好项目。物流业上,依托班列集结中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让“流量”变“留量”。农业上,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扩大稻田养蟹等生态种养殖(植)规模,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两品一标”{27}认证。能源上,推进沈阳燃气LNG调峰储配站和华润电力沈西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实施“以水润城”工程,串联河湖水系,筹建北分干渠碧道,打造活水循环、清水长流的活力水系。实施“以绿荫城”工程,全年增绿59万平方米,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生态绿廊。实施“以园美城”工程,新增口袋公园100个,打造一街一色、一路一品的文化景观。扎实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和农房节能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热泵集中供热和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加快充电设施布局,倡导城乡居民绿色出行。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让天更蓝,坚持“治企、压煤、控车、抑尘、禁烧”并举,解决低矮面源、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问题,还人民群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让水更清,启动辽浑蒲涝区蒲河涝片整治工程,实施沙岭污水厂、平罗污水处理站扩建工程,整治二道坝沟渠水质不稳定达标问题,还人民群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让地更净,做好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整改工作,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污染治理,还人民群众沃野良田、优美环境。

(五) 坚定不移推动共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聚焦“舒心就业”,开发“舒心就业580”平台新业态灵活就业版块,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以上。聚焦“品质养老”,实施“中央厨房+营养配餐”式的惠老社区食堂和乡村幸福食堂建设,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覆盖率达到50%。聚焦践行“两邻”理念,实施乐龄中心建设,建立星级社区创建长效机制,实现共谋共治共享。紧盯孤儿、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场景化认知障碍福利院,兜牢兜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聚焦“幸福教育”,新建文艺二校于洪分校等4所小学,新增优质公办幼儿园5所,全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760个、学前教育学位1530个;筹建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打造“智慧双减课堂”,推动于洪教育向全市第一梯队迈进;加快国家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努力为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培育更多复合型、创新型的“大国工匠”。聚焦“健康于洪”,推进消化病医院和北陵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聚焦“文化繁荣”,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和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拍摄《跟着地图游于洪》第二季,实施永安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不断提升于洪文化品牌影响力。

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锚定“平安于洪”目标,扎实推进“四零”建设,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聚焦“零上访”,坚持源头化解、事心双解,扎实开展重复访攻坚行动,按时完成四本台账案件攻坚和基层信访“清零”任务。聚焦“零事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常态化开展宣传、排查、整治、执法,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聚焦“零案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三清”机制{28}为牵引,加强“智慧安防小区”“智慧社区警务室”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聚焦“零疫情”,全面、完整、准确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时俱进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各位代表,对标对表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区政府将倍加珍惜时代机遇,倍加感恩人民信任。我们将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人民满意政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二是加强法治建设。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发挥法律顾问等专家决策咨询作用,坚持依法行政,坚持重信守诺;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三是加强作风建设。锤炼过硬本领,全面增强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发扬斗争精神,树立“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的良好作风导向,建立“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工作闭环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加强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推进政府系统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持续纠治“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兜牢“三保”底线的同时,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携手同心。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自信的胸襟气度,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扬帆远航。让我们在中共于洪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激发“争抢拼实”的精气神,不畏风雨、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东北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沈阳振兴发展西部增长极”,精心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于洪图景而努力奋斗!

名词术语释义

1.“三全”招商:指全员、全域、全年招商。

2.“专精特新”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企业。

3. 首台(套)技术装备:指在国内和省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用户初步使用或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

4.“带土移植”:指将国内外高端人才连同其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打包引入,促进高端科技人才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创办企业或研发机构、转化科技成果等。

5.“拿地即开工”:指已基本确定建设内容的项目,利用土地出让前的准备阶段,先行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各行政审批部门通过强化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业务协同,同步开展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审查及各行政审批事项的联合预审。

6.“交房即交证”:指对新建商品房项目,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网上办理、容缺受理等举措,实现在交房时就可以为购房人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7.“七室一庭”:指公安警务室、公证服务室、法律援助室、行政调解室、检察联络室、市场监督管理室、生态环境治理室和城管巡回法庭。

8.“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9.“1+3”规划:指城市设计和控详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市政专项规划。

10. 垃圾“四分类”: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11.“撤桶并点”:指将大量的、分散的垃圾桶撤除,合并放置在专门的点位,定点、定时集中投放,由分类运输车辆分类收集清理。

12. VOCs:指挥发性有机物,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13. MAP:指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是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14. 基于乡村CIM数字孪生模型的“三网”运维管护模式:CIM指城市信息模型,是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以城市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起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基于CIM模型,对乡村饮水、污水、燃气管网等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可视化综合呈现,实现对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基于模拟仿真的决策推演以及综合防灾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15.“房地一体”:是我国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关系的描述,源于房屋和土地的天然的不可分离性,强调“房随地走、地随房走”。

16.“两邻”: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多福社区考察时提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17.“一线工作法”:指带着问题走入基层、带着思考进入实践、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摸准一线实情、发现一线问题、解决一线难题。

18.“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

19.“智改数转”: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0. 三篇大文章: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

21.“两个毫不动摇”: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2.“四资”:指资金、资本、资产、资源。

23.“新五大件”:指无人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家用机器人、头戴式AR/VR眼镜或头盔、柔性显示、3D打印设备。

24.“五型经济”:指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

25.“五工程”:指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提升改造、老旧市政管网改造、城乡结合部改造、城市街路更新以及铁路、三四环沿线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整治工程。

26.“六化”:指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

27.“两品一标”: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8.“三清”机制:指警情日清零、立案月清仓、积案季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