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于洪区:双向奔赴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 互利共赢谱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2023年11月27日来源:沈阳市政府网站
[字体: ] 打印

  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今年以来,于洪区把央地合作作为推动产业、城市、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央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央地合作取得新成效。

  携手并肩 抢占储能产业新赛道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链是我市八大产业链之一,于洪区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围绕沈阳建设千亿级“储能之都”战略先闯先试、抢占赛道,深入与国电投集团所属上海电投融和公司合作,携手跑部门、并肩争政策,成功签约百万级公共储能中心和绿电产业园项目,着力在“储能中心+绿电产业园+储能应用场景开发”上求突破、作示范。

  记者了解到,计划投资127亿元的公共储能中心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用地预审、选址意见等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年底前开工、2024年底前投产运营。该项目将主要建设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为主、钠离子电池储能、磁悬浮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为辅的多元化储能基地,打造多种储能路径优势互补、满足电网不同辅助服务需求的储能电站。

  绿电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450亩,计划投资42亿元,将重点引入制氢、算力中心等需求优惠电力供应的产业,拓展储能在“企业电力平衡及增容储能系统”、“大型公共设施不间断供电储能系统”、重载车辆“储能+充电”零碳物流示范园区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已成功引入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和钠离子电芯、钠离子储能电池集成生产线两个项目。

  务实创新 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为抢抓辽宁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沈阳打造东北亚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于洪区依托中欧班列开行和央地合作双重利好,创新合作方式,找准共赢点,与中铁十一局集团共同开发建设沈阳国际陆港。

  沈阳国际陆港总投资超500亿元,计划用10年时间建设国际贸易产业园、展示中心国家馆以及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两个产贸一体的功能园区,将重点发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消费品供应链、电动通行工具零部件、食品加工、物流装备五大产业组团,打造中欧班列产业生态圈、东北进出口商品集散地。10月22日,由沈阳国际陆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中铁十一局集团合作建设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产业园一期项目开工。

  目前,沈阳国际陆港已完成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确定“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兴贸易、贸易聚产业、产业促城建”的总体发展思路。国际贸易产业园(一期)综合服务中心A、B项目已完成土地摘牌,展示中心(国家馆)、保税物流中心(南北区)等项目土地征地组报卷和地上物征收补偿工作顺利推进。同时,还吸引了包括居之谷(沈阳)智能家居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京东优选、奥体置业、普瑞思顿新能源等项目完成陆港注册。

  借势发力 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央企是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承载者、传承者、创新者、传播者,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于洪区抓时代之“机”,借央企之“力”,挖掘央地双方利益共同点,谋划央地优势互补合作项目,重点谋划推进平罗湾数智青创谷开发建设项目和华润电力沈阳全胜热电联产项目。同时聚焦城市有机更新、补齐教育设施短板等方面,积极主动与央企对接洽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谋划新的合作项目,力争签约落地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

  计划总投资159亿元的平罗湾数智青创谷开发建设项目,瞄准数字经济、应急产业、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方向,将引入相关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带动人口集聚和城市发展,在于洪区建设青年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和未来之城。目前,项目“招投标”预公告已发布,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2024年初全面开工。

  华润电力沈阳全胜热电联产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建设2×350MW超临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和2×150MW高温超高压燃煤背压机组,同步建设电蓄热调峰锅炉和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同时,华润电力拟新增投资4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300亩的新能源体系上下游风电设备、光伏组件以及储能设施等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推进立项事宜,争取年底前完成项目核准。

  三年看首年,首战即决战。下一步,于洪区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冲锋在前的奋斗姿态,投入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去,积极主动与央企对接洽谈,推进央地合作项目落实落地,为打赢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贡献更多于洪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